從蜘蛛網到物聯網人類走了多久
...
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網際網絡和資訊化水準取得了顯著成就,網絡應用對大眾生活的改變從點到面,網絡對鄉(xiāng)民生活全方位滲透程度進一步增加。
一、蜘蛛網——最古老的蝗獵

蜘蛛已經在地球上至少結了1.4億年的網。最早的蜘蛛網在東薩塞克斯郡貝斯希爾海灘上發(fā)現的白堊紀琥珀中,由一種類似今天十字圓蛛的生物所結。 想像一下,這是怎樣精巧的肢體運動技術啊,蜘蛛會先爬到一個高點,然后會放出一條帶粘 ??性的絲,讓它隨風飄揚,當它接觸到另外一個地方時就會粘住,一條橫梁就搭好了,在完成它們的網后,蜘蛛會在網上或附近等待獵物落入陷阱,若有昆蟲投 網,透過信號絲的振動便可聞訊而來取食。
二、漁網——神圣的聚寶盆

伏犧氏結繩而為網罟,以畋以漁,蓋取諸離。人類受蜘蛛網的啟發(fā),用粗布加上麻作為原料,發(fā)明了漁網。雖然這種漁網易腐爛,堅韌度差,但是其捕魚效率已經大大提高。漁民們愛網,視其為神圣之物,財富的象征。隨著漁業(yè)的發(fā)展,漁獵的物件不只是魚,捕撈的工具也與時俱進。
三、情報網——資訊傳遞的橋梁

《孫子兵法》中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進行偵查活動首要的就要有龐大的資訊來源,因而也產生了大 量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的情報網,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一任務的角色大都是由縱橫家和軍中的細作以及各諸侯的食客擔任,及至唐朝,武則天設立內衛(wèi),宋朝設立 樞密院,明朝時最廣為人知的則是東廠、西廠。情報通訊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通訊情報泄密而招致失敗的戰(zhàn)爭事例不勝枚數。
四、通訊網——世界兩端的對話

從兩個罐頭加一根繩子開始,人類就在探索如何利用工具進行遠端通信,1901年12月12日,「嘀、嘀、嘀」三聲微弱而短促的訊號,通過電波傳過2500公里的大西洋對岸,從此向世界宣布了無線電的誕生。
無線電的最早應用于航海中,使用摩爾斯電報在船與陸地間傳遞資訊?,F在,無線電有著多種應用形式,包括無線資料網,各種移動通信以及無線電廣播 等。百余年已經過去,人類的通訊史依舊在不斷的進化。電報、電話、撥號盤電話、按鍵電話、手機、短信,毫無疑問,無線電是通訊方面的新變革。
五、互聯網——一場技術的革命

倘使這場技術革命早些到來,漢代的李廣將軍不會在漠南大戰(zhàn)中,因無向導,迷失了道路,導致大軍資訊延遲而自殺。如今,利用互聯網人們可以即時與 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發(fā)送郵件、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共同娛樂。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互聯網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 活。
六、物聯網——智能生活的幫手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辨識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電腦、互聯網之后世界資訊產業(yè)發(fā)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huán)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假想一下,一家物流公司應用了物聯網系統(tǒng)的貨車,當裝載超重時,汽車會自動發(fā)聲超載了,并且超載多少,但空間還有剩余,告訴你輕重貨怎樣搭配,這樣勢必會節(jié)省大量人力、財力。
七、社交網——朋友的朋友是朋友

社交服務網站的發(fā)展驗證了六度分隔理論,即「人際關系脈絡方面,你必然可以通過不超出六位中間人,間接與世上任意先生女士相識」。社交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并對人們的資訊獲得、思考和生活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通過社交網絡,資訊可以即時傳遞,社交網絡成為人們獲取資訊、展現自我、行銷推廣的視窗。
八、移動互聯網——初顯鋒芒的智能終端機

移動互聯網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yè)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4G時代的開啟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凸顯,為移動 互聯網的發(fā)展注入巨大的能量,最近兩年,app分發(fā)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的新「行當」,在手機廠商和專業(yè)應用下載平臺的夾擊下,不但沒有被擠成「夾心餅 干」,反而成了可口的「驢肉火燒」。
通過移動互聯網,人們獲得了資訊、溝通、娛樂等各項生活服務,微信、微博這些現代溝通工具,越來越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空間。
九、互聯網的未來——無法想像的美好

在資訊技術領域,每十年都會經歷一場大的變革,如今這種變革正在大大加速。在不遠的將來,人們不再是通過簡單的云輸入或者用手來輸入文字,而是用肢體來指揮電腦和這些螢幕,就像科幻片《鋼鐵人》展現給我們的一樣。
同樣的,人工智能領域將會應用到人類的生活,這些仿生學機器人、醫(yī)用機器人、汽車安裝機器人等就像人類的「導盲犬」、「品味師」、「先頭偵查部 隊」,告訴人類它所感知的一切。這樣的話,《澳門風云2》中「傻強」式的機器人早晚會走進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看到的要比「傻強」聰明許多。
上一條:物聯網概念